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列报道“英才访谈”
教授档案
熊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座教授、人工智能学域主任、AI+实验室主任;曾担任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杰出教授、罗格斯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大讯飞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获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 Fellow、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等荣誉。曾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并主管5个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美国NSF基金10项。与众多世界知名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包括Citrix Systems Inc.、IBM、SAP、华为、科大讯飞、腾讯、阿里、OPPO、百度等。获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全场大奖。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27000余次 (h-index 83)。获AAAI 2021最佳论文奖、IEEE ICDM 2017杰出服务奖、IEEE ICDM 2011最佳研究论文奖等多个奖项。任国际计算机学会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专委会秘书长(ACM SIGKDD Secretary),Encyclopedia of GIS (Springer)共同主编、ACM TKDD和ACM TMIS编委。曾任ACM SIGKDD 2018、ACM SIGKDD 2012和IEEE ICDM 2015、IEEE ICDM 2013等多个国际顶级会议(共同)程序委员会主席或大会主席。
导言:熊辉是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目前谷歌学者H-index为83。2005年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后,熊辉加入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成为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美国商学院担任教职的中国内地第一人。在北美高校中,一般平均在六七十岁才能获聘“杰出教授”,而熊辉在不到50岁的年纪便拿到了这一称号。2021年,熊辉教授接受倪明选校长邀请加入港科大(广州),开启“从0到1”的事业。
在说明我们的采访来意之后,熊辉对着办公室里的屏幕,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介绍起他引以为傲的人工智能学域师资团队,并和我们分享了他在团队建设、授业解惑方面的思考。访谈结束,他又开始为由他主要参与设计、目前全校选修人数最多的《Research Methodology》课程做开讲前的最后准备。
以下为熊辉的讲述。
从业界重回学界:想做开创性的事
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发展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因此我们这个学科的最大特色,就是和业界的高度结合。当我感觉缺乏进步感的时候,我就会去业界充充电。于是我加入了百度,担任研究院的副院长和智慧城市首席科学家。业界的工作、生活的状态和在学界是截然不同的。我管理5个实验室,虽然有KPI的压力,但我工作得非常开心,百度给我极高的自由度,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比如, 我建立了百度人才智库实验室,和百度人力资源部门一起打造了世界第一个完整的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人才管理系统。
2020年,我因为疫情和家庭的原因离开了百度,因此有一段比较完整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要做哪些突破。倪明选校长这时候向我伸出橄榄枝,提供一个成就“香港科技大学2.0”的Founding Faculty的机会。香港科技大学我很熟悉,知道是一所拥有创新基因的大学,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培养出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绩。通过倪校长的介绍,我非常认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交叉创新为特色的办学理念。
我这个人,最喜欢做开创性的“从0到1”事情。加入港科大(广州)担任人工智能学域主任之后,我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谈团队:“人生下半场,我就是要赋能年轻老师和学生,帮助他们成功”
我是2021年8月份加入港科大(广州)的,来了之后就从头开始搭建人工智能学域的团队。我们和学校其他学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包括我本人在内,没有一个人是从清水湾直接过来的。我们招人的标准非常的高,要的是能在北美、欧洲拿到教职的人,一个一个精挑细选。我们的老师,从学历背景、学术能力、待人接物,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能独当一面,能打仗、有能力,可以有傲骨,但是不能有傲气。
作为学校首批开设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学校敢于选择我们,相信也是做过了评估,对我们的实力充分肯定,我们有压力也有动力。我们的老师各个都是从小一路优秀到大,一直都是翘楚。哪个不是当年学校的牛人?哪一个拿出去不受产业界欢迎?我相信这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我对我们学生的培养充满信心。
对于人生下半场的目标,我十分明确:那就是帮助、赋能年轻人。我认为做管理的极致就是做“扁鹊的哥哥”——治病于未患。我们这些一线管理者,在招人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从一开始制定团队建设方向的时候,就要避免零和博弈。我会充分考虑人性,激发每个人的上进心,避免恶性竞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一个组织形成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文化建设。我希望打造融洽、自由、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团队文化,拥有这样的团队文化,团队就有凝聚力,也就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加入。
我们学域目前有十位全职老师。我们这十个人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拿到了广州市的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重点实验室,还拿到了广州市教育局唯一的人工智能重点建设学科。我们也已经跟工业界开始了广泛的项目合作,包括百度、腾讯、阿里、OPPO、华为等大厂。
谈“师道”:“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教学水平应该也是很高的”
如果我只是为了赚钱,那我就会待在产业。但我真的非常喜欢做教授,因为可以教书育人。当我指导学生时,我看到他们对知识、研究和创新的渴望,我就有内心的冲动去给他们赋能,帮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to be a better version of yourself),这是一件人生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美国时,我有时会在商场遇到教过的学生,他们仍然记得我,记得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这让我非常欣慰。在美国时,我带出了20多位博士,其中13位已经成为了教授,还有一些人进入了产业界从事科研工作。
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你是一个行业的专家,你就应该具有深入理解科研问题,并向普通人解释清楚的能力。我经常跟我的学生和年轻教授说,你们的表达能力要达到能够将你的专业问题解释给你的伴侣听懂的水平。要善于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然后清晰明了地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你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这样的能力意味着你不仅对研究问题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并且还要懂得人生哲学。因为你必须用生活的语言来解释问题,这样普通人才能理解。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有教无类”。我将挑选学生的标准概括为10个字。首先,我最看重的是“态度”,即求学、为人、做事的态度。有些人眼高手低、过于负面,这是态度不好的表现。其次是兴趣。在招生面试中,我常问学生为什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你不能因为AI能够提供好的工作机会,就选择来读AI。如果明天AI不再是热门领域,你会不会选择另外的职业呢?第三是基础,包括数学、算法、编程等基本技能。第四是习惯,涉及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修养。第五是毅力。在从事科研工作中,缺乏毅力根本无法长久。
谈港科大(广州):让你从优秀到卓越
我来港科大(广州)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这个地方是一个“从0到1”的地方,我喜欢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并且我想和我的团队、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其次,这里是一个交叉学科的聚集地,我非常喜欢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探索新的方向。最后,这个地方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是一个高科技和创新融合的热土!Here we can empower you, and make you from good to great. 港科大(广州)是一个赋能、成就你的平台,让你从优秀到卓越。欢迎各位英才加入!
–
文章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作者HKUSTGZ